togel bet 100

situs togel

bandar togel

rupiahtoto

October, 2020 - Capital CEO Ltd

Spotify創辦人Daniel Ek 15歲就賺大錢 誠哥都有份投資

有人認為創業要累積經驗和人脈,才是成功之關鍵。對來自瑞典的Daniel Ek而言,他的想法卻不盡相同。從小就有創業夢的Daniel自13歲開始,已經自學寫代碼設計網頁,每月賺取近5萬元的收入。隨後Daniel曾帶領過25人的團隊編寫程式、創立了Tradera及Advertigo等等,於2006年以約125萬美元賣給瑞典網絡營銷公司TradeDoubler。當時的他,只是年紀輕輕的23歲男孩。

Daniel的創業歷程看似順利,但其實成功來得太早也是一個「咀咒」。在賺到第一桶金後,他有一段時間過著揮霍無度的生活,仿單失去了原來的目標。他曾經分享,「雖然已獲得財務獨立,但接下來其實更需要訂下明確的目標。」

幸運的是,他很快就認清自己想做的事情,就是結合音樂和科技兩個興趣,發展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。該平台初於2008年推出時,Daniel與拍檔Martin Lorentzon需要不斷說服唱片公司和歌手獲得音樂版權,期間更面對大型公司如Amazon、Apple等杯葛,困難重重。

雖然如此,Daniel憑著多年的創業經驗及膽量,成功帶領Spotify突圍而出。根據最新統計數據,Spotify目前的價值約470億美元,用戶數為2.99億人,當中有1.38億屬於付費用戶。另外,原來李嘉誠早於十多年前已經認識Daniel,獨具慧眼的誠哥認為年紀輕輕的Daniel很有遠見,而且平台的前途無可限量,所以願意投資在Spotify。現在Spotify已成功上市,據說公司已經為李嘉誠基金會帶來過百倍的收益﹗

Dyson創辦人經歷5000次失敗 最終成功稱霸市場

一個成功的發明家需要具備甚麼條件?對事物的好奇、破格創新、無比毅力是關鍵,而這些特質都在James Dyson身上充分體現。工業設計師出身的James Dyson多年來屢敗屢戰,成功推出一系列風靡全球的家電。在疫情影響下,Dyson的業務表現仍然強勁,而James Dyson本人的財富更升至162億英鎊,首度上英國首富寶座。

然而,James Dyson的發明家之路並非一帆風順,他曾多次遇到資金短缺、侵權爭議、被人小看等困難和挑戰,讓我們看看他成功蛻變的故事。

James Dyson出身於英國一個中產家庭,父母是教師,父親在他九歲時因病離世。因為這段童年經歷,讓他明白要靠自己解決問題,所以在成長過程中他一直把挫折轉化成為進步的推動力。

1967年,James Dyson入讀倫敦皇家藝術學院(Royal College of Art)修讀家具和室內設計專業及工程專業,自此展開了他的創新之路。

1974年,James Dyson在整理花園時發現配備一般輪子的傳統手推車靈活度甚低,於是動手改良開始設計球輪手推車,更獲得了1977年的建築創新獎。

1978年,James Dyson發現市面上的吸塵機因為集塵袋灰塵堵住氣孔而失去吸力,於是著手研究旋風分離技術,打造無塵袋吸塵機。

James Dyson在1979年到1984年的五年間,製作了5,127個樣本,才發明出世界上首部氣旋式吸塵機。當時,他因為不斷開發欠下巨債,需要抵押房子和依靠妻子養家,最終在1983年發行了「G-Force」吸塵機。

然而,當時在英國的投資者對G-Force不感興趣,James Dyson於是選擇開拓日本市場,發行這部創新的真空吸塵機。

這設計的成功讓他在1993年轉戰英國市場,成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及生產工廠,Dyson第一代吸塵器正式在英國上市,成為市場上最暢銷的真空吸塵機。

僧侶變創業家?打造冥想App年賺過億美元

把傷痛化為力量﹗來自英國的Andy Puddicombe因為連續痛失親友的經歷而決定皈依,成為一名僧侶。在出家的過程中,他走遍尼泊爾、緬甸、泰國各地,每日修行18小時,並發現冥想、禪修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正念很有幫助,獲益良多。在出家10年後,他開始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就是將冥想這個概念讓更多人認識,並推出了Headspace應用程式教導大眾,以輕鬆的方式解決生活上遇到的挑戰,改善身心健康。

由於家庭離異,Andy從小已跟媽媽參加不同活動,機緣巧合下學習冥想,這是他首次接觸到冥想。學景不常,在大學那年他與一群朋友遇到了交通意外,兩位朋友當場死亡。隨後又有四位親人因病離他而去,Andy當下決定放棄大學生活並決定前往東南亞皈依學佛,徹底改變生活。

他認為人們生活在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,生活步行急速,頭腦和心靈卻沒有機會好好休息,而冥想就是一個適合的方法讓人心靈放鬆。在學彿10年後,Andy決定要還俗,並尋找機會向大 眾推廣冥想的好處。

在2004年,Andy返回英國並在一間倫敦診所提供冥想服務,透過一對一的冥想指導服務為都市人解壓。隨後,Andy在診所遇到的生意拍檔Richard Pierson,兩人決定合作並於2010年創辦了Headspace App,用戶可以按照語音指示及動畫進行冥想,可以選擇10分鐘或1小時的練習,慢慢進入冥想狀態。目前,Headspace已累積超過1千萬下載人次,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。

為何Jamie Oliver餐廳破產?經營失敗的原因是甚麼?

早於疫情來襲前,英國名廚Jamie Oliver的餐飲王國已經破產,當時集團在英國25間餐廳即時暫例營運,過千名員工將面臨遣散,即使Jamie曾一度自掏腰包,動用750萬英鎊拯救餐廳、又向銀行貸款,最後餐廳仍是逃不過倒閉的命運。究竟昔日的餐飲王國,為何會失敗收場?

原來早於2017年,Jamie的餐廳已出現連串的經營問題,當時他認為原因主要是租金、食品成本、最低工資,甚至是英國脫歐的影響。雖然上述環境因素的確會影響業務,但有不少分析認為以下核心因素才是真正原因:

1. 本人身兼多職 卻沒有時間專注餐廳業務

餐廳早期的成功主要賴於Jamie的個人名氣,但他很多時候需要兼顧上電視、寫食譜及其他生意,沒有時間抽身到自己的餐廳管理,不時審視餐廳的食物和服務質素,自然而然未能為客戶帶來明星級般的驚喜,變得平庸。

2. 用人唯親 餐廳管理系統出現問題

坊間對公司管理層的批評,矛頭更直指Jamie的妹夫Paul Hunt擔任餐廳集團CEO 期間令員工關係欠佳、處理資金出現問題等等。

3. 外送服務 造成業務競爭

不同類型的外送服務如Deliveroo、Foodpanda等出現,影響了民眾的生活習慣及用餐模式。雖然人們有機會在家中可以嘗到餐廳料理,但在人流方面則會受到影響,租金、員工薪酬及其他成本未必能抵銷。

雖然Jamie餐廳業務失敗,幸運的是他近年亦投放了不少資源在網上頻道,吸引了不少家庭觀眾和年輕支持者,相信在疫情影響下也是一個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