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是穩中求勝之年,眾企業在疫情兩年間練就出逆境新智慧,在起伏不定的經濟環境中,摸索出持續發展之道。市場變化多端,挑戰無常,更需要企業領袖、業界精英的豐富營商智慧,帶領走出一個又一個的困境,迎向每個新發展契機。榮利集團(國際)董事總經理盧金榮(Wingco)於2004年回歸家族生意,以近二十年時間歷練出營商哲學,助家族企業轉型成功,近年更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務,成為香港新一代傑出商界領袖中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過往在商會的活動上,偶然有機會遇到盧金榮,他總是文質彬彬,說話謙謙,有問有答,沒有企業家的架子,常樂於分享個人的營商經驗,令人產生好感。我問他,加入榮利十多載,現時在管理上已經得心應手?他微笑道:「還未的,仍有很多事情要學,尤其在一些重大事情上,需要父親(榮利集團董事局主席盧文端)的協助及給予意見,始終他的經歷比較多,要從他身上不斷學習。」
從科創到傳統工業
盧金榮的父親盧文端是商界知名領袖,活躍政商界,是全國僑聯副主席,也是本地「福建幫」商界領袖之一。盧文端在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內地改革開放初期,便看準機遇北上,在內地建廠投資,以製造錄音帶及錄影帶致富,故後來有「錄影帶大王」的美譽。由盧文端領導的榮利集團,自創業後與日本松下、新力,南韓的三星、美國的柯達等多個國際品牌商合作,生意越做越大,後來轉營電腦光碟等傳統OEM業務,再朝多元化發展,現時業務包括出口傢具、金融、地產和旅遊業等,並在多個地區設有分公司。
踏入二千年後,雖然科網股爆破,仍難阻全球的科技熱潮,傳統工業逐漸受到挑戰及產生衝撃,高瞻遠矚的盧文端,便於此際想起正在美國從事科技生意的獨子盧金榮,打算召他回港協助打理家族生意。盧金榮說,自小已擁有強烈的好奇心,又愛幻想,長大後想成為科學家。他對數學、電子科技有濃厚興趣,乃於16歲赴美國留學,其後在南加州大學取得計算機碩士學位,適逢當時美國IT科網熱潮,畢業後便和友人創業,創立軟件公司,生意亦不錯,可惜不久後遇上科網股泡沫爆破,公司生意大不如前,此時父親急召回港,但他幾經考慮之下,還是拒絕了。
他指出:「儘管我在科技領域上具有專業知識,但自己在企業管理方面仍欠經驗,故決定繼續進修,以彌補自己在營商經驗上的不足。於是我便修讀了工商管理博士學位,為回港參與家業作好準備。」2004年,當他完成了博士學位後,便在這年回港接掌家族生意。「除了父親的緣故,另外我亦明白到,始終香港的發展機會比美國多,亦有更大的發揮空間,因此才下定決心回港發展。」
從低做起 革新企業
在美國這個科技國家內發展IT生意,天大地大,環境、配套、人才、技術,應有盡有,如今回到一個傳統的工業領域,如何適應?「我加入榮利的時候,光碟生意剛剛起飛。其實光碟已發明了一段日子,但早期成本太高,難以普及,至後來成本大幅下降,才開始流行起來。光碟是跟IT有關的產品來的,是數碼化產品,而我當時就是負責光碟方面的業務,因此對我來說亦是比較熟悉的範疇。」加入榮利之初,他更向父親主動要求從低做起,不要立刻出任管理層,目的是希望藉此了解公司業務運作,故先後當過高級工程師,又在採購及銷售部門任職,亦不時需要遠赴海外見客、商談訂單,每天工作都排得密密麻麻。
傳統華資企業,向來以人治為主,在缺乏科技配套的客觀情況下,難以建立長遠的管治系統,成為持續發展路上的一大障礙。盧金榮在榮利工作了一段日子後,便著手進行革新,在公司逐步推行電腦化及制度化,追上外國的企業發展模式。「我的做法,是將整間公司進行整合,因為當時公司業務分散,分公司多,又分布多個地方,因此在管治上比較困難。於是我就利用資訊科技整合全公司,令各種資訊的傳輸更快更有效率,亦可節省人手。在推動初期是有點阻力的,員工不太習慣,不過那是正常的事,當運作了一段日子,大家都適應了後,就運作得很暢順了。」
工業轉型 朝多元發展
日子有功,盧金榮亦逐漸由早年的部門主管,晉升為董事,再至近年的董事總經理一職,從職位上可見,他已經明正言順接掌榮利集團。今日的盧金榮,亦已非當日只沉醉於創新科技的博士生,他擁有宏大的視野,營商經營日漸豐富,與父親一同令集團走上工業轉型之路。
榮利集團由上世紀70年代創立至今近半世紀,業務多元化,而隨著市場環境不斷變化,集團近年已開始涉足IT周邊產品,以維持企業競爭力,引領集團邁向產品增值及業務多元化的方向發展。其後,他又看中亞洲箱包業市場的潛力,積極拓展錢包、背包及行李箱等生產業務,主攻中高檔。其他業務還包括傢具貿易、金融、地產和旅遊業等。「集團的發展方向仍是以製造業為主,但亦會作其他方面的投資,開拓新的業務。集團要持續發展,就要有新元素,因此要不斷開發及創業。」
企業發展,一般有兩個方向,一是專業化,或是多元發展。榮利集團是屬於後者。盧金榮笑言:「因為業務多,才不會太悶。」這是他在訪問中,首次從臉上展露出來,一份從心而發的笑容。他再指:「從中亦可以學習其他行業的情況,因為各行各業其實都是息息相關的,如做金融,令我明白到世界上的經濟發展情況,而做廠、從事製造業,又是與經濟發展有緊密關係。」當然他亦關注自己的本行——科技資訊,特別是日新月異的新興科技,如嶄新的元宇宙;他亦相當關注初創界的發展,表示個人有這方面的私人投資,不過他亦強調公司的投資方針仍以穩健為主。
在營商之路上,他時刻謹記父親的教誨,「他常說,做生意,是要大家共同發展的。做生意要有利潤,但錢就大家都要賺,當大家都有得益時,就會樂於一同發展。」至於人事管理上,他亦有獨到心得,他說:「溝通很重要,當你想公司向某個方向發展,而員工又未必認同時,那就是溝通出了問題。我認為,當你想做的事情,是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後,才會將事情做得最好,因此與員工保持溝通真是很重要。」